开学伊始,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号召,切实践行学校在新学期的工作部署,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并引领科研创新方向,软件学院于9月2日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成功举办智能软件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特邀南京大学窦万春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张旭云副教授、安徽大学张以文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齐连永教授作专题报告。本次论坛由软件学院副院长许小龙教授主持。
在论坛开幕式上,软件学院院长刘琦教授致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智能软件服务作为当前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方向之一,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刘琦强调,软件学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的精神,携手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智能软件服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社会贡献力量。
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内涵与外延”学术报告中,窦万春教授结合科研实践,深入探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他指出,高质量论文应以诚信为本,要做到“诚实、扎实、老实”,在坚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体现问题驱动、场景驱动和需求驱动的创新价值。最后,他呼吁青年学者在追求学术突破的同时,注重科研素质与学术修养,推动科研成果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在“Cybersecurity in the era of AI”学术报告中,张旭云副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联邦学习应用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他详细介绍了联邦学习如何通过多方协作进行数据训练,同时保护用户隐私。最后,他强调了AI时代网络安全的复杂性,并呼吁学术界和行业界共同努力,加强对智能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安全同步提升。
在“用户行为数据驱动的人物心理刻画与社会服务创新应用”学术报告中,张以文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舆情检测与社群关系挖掘方面的最新成果。他介绍,团队研发的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对社群人物进行多维度建模,深入解析人物之间的关联关系。他指出,该系统的上线不仅提升了舆情研判和风险防控的精准度,也为社会服务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在“智能推荐系统:动态模型、隐私挑战与未来方向”学术报告中,齐连永教授围绕智能推荐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分享。他针对当前推荐系统面临的隐私泄露、低多样性、低兼容性和动态偏好等挑战,指出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在提升推荐准确性的同时加强隐私保护,以推动该技术适应更复杂动态的应用场景。齐教授的报告为智能推荐系统的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术界和行业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论坛最后,本次论坛主席、软件学院副院长许小龙教授对本次论坛总结发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许小龙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艰苦岁月中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并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报国已成为青年一代的重要使命。他鼓励全院师生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积极吸收前沿知识、拓展研究视野,把握初秋时节的求知好时光,“以代码为剑,以数据为甲”,勇于探索智能软件服务的关键技术,致力于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