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应的通知

发布者:刘琦发布时间:2022-10-07浏览次数:616

各有关学院及教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已发布“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应”专项项目指南,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科学目标

 

揭示羌塘盆地演化过程中关键地质作用要素对有机质富集、烃源岩形成演化的作用机制;揭示羌塘盆地构造演化过程中关键构造作用对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破坏与调整的机理,提出保存条件评价的构造模型,建立盆地-构造演化油气成藏模式,为羌塘油气勘探突破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撑依据。

 

二、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重大地质事件与羌塘盆地优质烃源岩形成(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羌塘盆地钻井、地表观测及区域对比研究数据,明确主要烃源岩形成的古气候、古环境及古生物演化特征;揭示重大地质事件与羌塘盆地优质烃源岩沉积的关系,建立控制盆地优质烃源岩空间展布的古海洋调控模型,为盆地优质烃源岩评价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二)羌塘盆地中生代岩盐构造与油气保存条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查明羌塘盆地中生代成盐规律,建立控制盆地岩盐时空分布的古环境调控模型;探究羌塘盆地中生代盐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揭示区域性封盖层形成过程及机理,建立盐构造对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的作用机理与模式。

 

(三)羌塘盆地构造沉降与隆升、热体制与烃源岩热演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集成羌塘盆地钻井、地表观测系列数据,揭示盆地中生代以来地温场基本特征;恢复羌塘中新生代盆地的热演化史,建立盆地构造沉降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应用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等多种方法,建立盆地多阶段沉降与隆升过程中烃源岩热演化模式。

 

(四)羌塘盆地新生代构造改造与油气调整过程(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研究羌塘盆地含油气重点区块新生代逆冲推覆、走滑与伸展构造构造演化。从构造破坏、构造保存、构造圈闭、构造成藏等方面,揭示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对油气成藏与破坏的作用机理;明确羌塘盆地新生代高原隆升过程中走滑及伸展构造对油气藏的破坏与调整作用。建立羌塘盆地保存条件评价的构造模型。

 

(五)羌塘盆地中-新生代盆--原转换过程及其油气成藏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系统研究中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特提斯构造域系列洋盆开启-关闭和陆陆碰撞造山旋回在羌塘盆地中的地质响应过程,明确不同时期盆地不同地区形成的构造沉积环境,盆山转换过程及物源变化;揭示羌塘盆地盆山转换过程对石油地质条件(生、储、盖)的制约作用及其油气资源效应,建立盆地-构造演化油气成藏模式,圈定盆地油气有利保存地段。

 

(六)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应密切相关的创新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除上述五个研究方向外,还鼓励申请人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自主选题应围绕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应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发挥科学基金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注意与其他各类科学研究资助计划的区分。

 

三、资助计划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11日-20261231,拟资助5-7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一般不超过300万元/项。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 本专项项目申请时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 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项目申报指南、申报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网址: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7389.htm

 

请拟申报本项目的教师于202211112:00前登陆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http://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线完成填报,并以附件形式上传相关材料。

 

咨询联系方式:

 

科技处项目管理科咨询电话:5873115458699823;邮箱:xmb@nuist.edu.cn

 

 

 

科学技术处

 

2022107